400-003-8066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頁 > 資訊頻道 > 技術支持 > 技術文章 > 會議室音響擴聲系統(tǒng)設計與應用
來源:ZOBO卓邦 發(fā)布日期 2020-01-06 瀏覽:
會議室音響擴聲系統(tǒng)已不是單一的音響設備的有序組合,而是一個集建筑聲學(聲場)和信息電子技術(音頻電子設備 )為一體的聲音閉環(huán)系統(tǒng)。它對環(huán)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,要求觀眾廳有足夠的聲壓,并具有均勻的聲場分布。相應地,音響擴聲系統(tǒng)已不是僅提供簡單的擴音功能,而是會隨使用要求不同呈現(xiàn)不同的聲學效果和使用功能。一般來說,音響擴聲系統(tǒng)主要由傳聲器、揚聲器、調音臺、聲場處理器、音頻處理器、自動混音臺及數字功放等設備構成。
擴聲系統(tǒng)設計要求
會議室音響主要承擔學術報告、會議等以語言為主的擴聲,這就要求音響擴聲系統(tǒng)能真實清晰地還原語言信號。首先,系統(tǒng)要保證有良好的語言清晰度和足夠的、均勻的聲壓,語言清晰度頻帶在300~6000Hz。此外,報告廳也是進行歌舞、戲曲、音樂等文藝表演的場所,需要擴聲系統(tǒng)能還原再現(xiàn)各種音源。因此,這就對信號的清晰度和豐滿度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擴聲系統(tǒng)的設計標準
音量的設計標準音量和擴聲系統(tǒng)的額定功率相關,足夠的音量是擴聲系統(tǒng)的基礎目標要求。根據行業(yè)標準GB50371—2006《廳堂擴聲系統(tǒng)設計規(guī)范》對多功能用途擴聲標準要求,以語言類為主的廳堂大聲壓為≥90dB,一舞廳≥103dB,二舞廳≥110dB。音量水平是根據信噪比和系統(tǒng)運行特色來決定的。
音質的設計標準音質主要取決于擴聲系統(tǒng)的非線性失真和傳輸頻率特性。國標規(guī)定一廳堂傳輸頻率特性指標為以100~6300Hz的平均聲壓為0dB,在此頻帶內允許范圍為-4~+5dB,50~
100Hz和6300~12500Hz的允許范圍為-8~+4dB。頻率傳輸特性是決定音質的關鍵指標,非線性失真也是影響音質效果的因素之一。此外,音樂和語言的清晰度也是衡量音質的重要標準。清晰度的衡量方法很多,實際操作中通常依靠現(xiàn)場的主觀感覺進行評價。
聲場的設計標準標準要求一廳堂不均勻度為1000Hz時不大于6dB,4000Hz時不大于8dB,100Hz處不大于10dB。所以,會議室音響應該按照標準來構建聲場,要求有盡可能均勻的聲場。
傳聲器(話筒)的選擇和應用
傳聲器是整個系統(tǒng)的“入口”。傳聲器把采集到的聲波信號轉變成微弱的電壓信號進行輸出,這就需要后端的音頻處理設備把信號放大提高,因此,如果話筒有雜音輸入,那么后端很難,傳聲器的選擇和使用方法對擴聲質量和效果會產生很大影響。此外,在室內存在聲反饋的矛盾,因此,對傳聲器(話筒)的靈敏度、頻響范圍、指向性都有較高的要求。
靈敏度是指傳聲器開路輸出電壓U和聲壓P的比值。實際上并不是靈敏度越大越好,靈敏度適中就可,不一定追求高靈敏度。傳聲增益125~6300Hz的平均值不低于-8dB。
對室內擴聲來說,擴聲系統(tǒng)所能達到的聲音大小程度受聲反饋(反饋就是聲音從揚聲器經功放音箱輸出再傳回揚聲器的過程。經多次反饋達到一定時,嘯叫便會產生)的牽制。因此,在同一擴聲系統(tǒng)中,傳聲器靈敏度高了,輸出電壓就會增大,揚聲器發(fā)出的聲音也會相應增大。為了防止反饋嘯叫,不得不把音量調小,從而達到良好的擴聲效果。
頻響范圍是指傳聲器在一恒定聲壓下,不同頻率時測得的輸出電壓變化值。一般來說,頻響曲線越平越好,對于會議話筒,其頻響范圍在250~4000Hz就可以了。設計時應將頻譜范圍放在較高的頻段內,以提高語言的清晰度。因為人的語言頻譜范圍一般在100~4000Hz,所以對清晰度影響較大的是高頻段。
傳聲器的指向性是指在某一頻率下,在某一方向的靈敏度與大靈敏度的比值。對于學術報告、會議等語言類擴聲來說,為有效地預防、抑制聲反饋引起的聲音嘯叫,要選用有指向性的傳聲器。指向性與接受的聲波信號頻率有很大關系:頻率越低時,指向性越差;頻率越高時,指向性越強。
輸出阻抗是傳聲器輸出端用頻率1kHz聲音信號測得的內阻的模值,分為高阻抗和低阻抗兩種。我國推薦使用的是200Ω、600Ω和2000Ω。傳聲器具體有以下應用。
1、拾音方式。對于傳聲器的拾音方式主要分為兩種情況:在進行語言擴聲時,話筒的聲軸要正對演講人;而在進行音樂會的擴聲時,一般采取立體拾音的方式來進行。
2、相對位置。距離越大越能減少聲反饋,因此,話筒在擺放時相對位置要遠,應該盡量降低高度并避免其正對音箱。
3、傳聲器與發(fā)聲者的距離。一般來說,用作演講的話筒離口型的距離取為10~20cm為宜。若離話筒太近,受講話氣流的影響,其低頻聲音會加重,聲音出現(xiàn)混雜不清、悶聲悶氣的效果,直接影響語言的清晰度,所以應離話筒稍遠一點兒,避免講話氣流直沖話筒;也不能太遠,否則聲音信號會變弱,影響拾音靈敏度。另外,合適的距離能有效地抑制環(huán)境噪音的進入。一般來說,近場靈敏度要比遠場高,而環(huán)境噪音都來自遠場,如果演講者口型離傳聲器在
10~20cm,發(fā)出的聲音屬于近場,演講者的低頻靈敏度比環(huán)境噪音高,從而相對抑制噪音靈敏度。
揚聲器(音箱)的選擇
揚聲器一般采用主音箱與輔助音箱。如果要求特殊的音響效果,則還需要前置音箱、環(huán)繞音箱和低音音箱。揚聲器的額定功率要根據大聲壓以及廳堂空間的大小決定。如容納500人的會場,可選用主音箱一對,額定功率可選擇大一些;輔助音箱五對,額定功率在250~750W之間。音箱的頻響指標根據所追求的傳輸頻率特性來決定,如對于一廳堂擴聲系統(tǒng),傳輸頻率特性指標規(guī)定為:以
80~8000Hz的平均聲壓為0dB,在此頻帶內允許范圍-4~+4dB。
下一篇 舞臺音響的作用有哪些
Tag標簽: 音視頻系統(tǒng)介紹 音響系統(tǒng)技術文章 音響知識 音響資料 音視頻技術文章